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
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甲骨文化艺术,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书法篆刻作品真切地感受甲骨文的艺术魅力,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特举办“‘枫桥杯’首届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邀请展”。
(1)为巩固历期“全国甲骨文书法研修班”学员教学成果,学员投稿免于初评。
(2)江苏省甲骨文学会会员投稿免于初评。
(3)其他全国年满18周岁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甲骨文书法篆刻家及爱好者,均可投稿。
(1)作品内容:有关健康向上的古今诗词、楹联、文赋等均可。可以结合苏州枫桥区域(包括枫桥运河、寒山钟声、狮山、何山、支研山等)人文历史、江南大运河文化等内容。
(2)书法作品:投寄作品原件,尺寸为4尺整张或4尺对开(高136cm,宽34cm),一律为竖式书写。
(3)篆刻作品:印蜕6—12方,边款不少于两枚,统一贴在4尺对开(高136cm,宽34cm)的竖式印屏上。另附印蜕及边款一份用于入展后宣传、出版。
(4)书法作品正文书体、篆刻用字均为甲骨文;甲骨文须附有释文;落款无释文时,请另附。甲骨文用字要求规范严谨,采用学术界公认最新可释字,杜绝自造字。
(5)投稿作品不得代笔、模仿、抄袭和一稿多投。如有违反,取消参展资格。
(6)需在背面右下方用铅笔正楷注明: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所属省份、常用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固定电话、手机),投稿姓名应与身份证一致。
3.书写材料为便于评审、装裱和展示,投稿作品应选择高质量专业书画用纸,避免使用易折断、破损的纸张。为确保展览装裱效果并利于作品收藏,来稿请勿机裱托膜。
(1)收稿人:赵秋梅 手机号:18600763395(微信同);
(2)收稿地址:苏州市高新区枫桥向街6号(枫桥美术馆)邮编:215129
(3)本次展览不收取任何费用。每位作者请一次性快递投稿,限于人力,恕不退稿,拒接到付。
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征稿,至2024年7月20日结束。
2.本次展览将从来稿中评选出入展作品80件,其中包含优秀作品10件。
3.评审结果将在主办方、承办方相关官网、公众号平台公布。
4.举办单位对入展作品享有展览、研究、摄影、录像、宣传及信息网络传播及其他实际应用等权利,对入展作品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各项著作权的财产权利,还另享有相关书法篆刻作品原件的完全所有权及展览权等权利。
1.展览时间:定于2024年8月上旬举行展览开幕式。届时将同时举行“全国第五期(公益)甲骨文书法研修班”(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办)的开班仪式,以及主办单位《研学基地》《文创基地》《研创基地》揭牌仪式(具体时间届时另行通知)。
2.展览地点:苏州枫桥美术馆(苏州市高新区枫桥向街6号)
2.向每位入展作者赠送本次展览作品集一册及承办方价值为300元的纪念品。
3.向每位优秀作者赠送本次展览作品集两册及承办方价值为1000元的纪念品。
5.江苏藉或有江苏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的入展作者可以作为申请加入江苏省甲骨文学会条件之一。
6.入选作者可以免试参加“全国第五期(公益)甲骨文书法研修班”培训。
7.本次参展证书、作品集,均在展览开幕式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发放(如遇不可抗因素,会及时通知作者)。
2024年6月15日
附一:《投稿信息表》(投稿人填写)
附二:《收稿作品汇总表》(收稿人填写)
投稿信息表(投稿人填写)
( 年 月 日)
基本信息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照片 |
民族 |
|
籍贯 |
|
政治面貌 |
|
毕业院校 |
|
学历 |
|
专业 |
|
工作单位 |
|
职位 |
|
联系电话 |
|
邮箱/微信号 |
|
通讯住址 |
|
艺术简历 |
|
投稿作品内容 |
书法作品(附尺寸与释文)
|
篆刻作品(附尺寸与释文)
|
|
|
|
|
|
|
|
|
|
收稿作品汇总表(收稿人填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