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甲骨文发现百周年纪念国际会议”述要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徐义华
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这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大事,极大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学术的发展。经过众多一个世纪辛勤探索,甲骨学已是一门独立宏富的学问,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在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前后,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举行了学术会议以纪念这一学术史上的盛事。其中较重要会议有1998年5月在台湾举行的由台湾师范大学和中央研究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的“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1999年7月在河南安阳举行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安阳市政府等主办的“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在欧洲地区纪念甲骨文发现的学术会议,以在法国召开“甲骨文发现百周年纪念国际会议”规模为最大。
“甲骨文发现百周年纪念国际会议”在法国举行,参加会议学者来自法、美、日、加、中等国家,共向大会提交论文20多篇,在甲骨学的各个领域展开了深入探讨。
吉德炜的《贞人的笔记――商代甲骨文的二手性》认为商代存在非祭祀用的文件记录系统,具有书写记录的条件;而卜辞契刻与占卜活动和不是同时进行的,而是在占卜事项应验后加以记录,其间有时间上的间隔,所以贞人应该有备忘用的笔记本,占卜事项先是记录在这种笔记本上,最后才被契刻在甲骨上。从这种意义上说,甲骨文不是第一手的资料,而是具有“二手性”,学者在应用时也应有所注意。
李学勤《甲骨文与“夏商周断代工程”》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在日月食推定、商末三王年祀推排、碳十四测年等方面对甲骨材料的利用和取得的成果作了介绍。
裘锡圭《七十年代以来殷墟甲骨文研究的进展》对自70年代以来甲骨学在资料书和工具书的编纂与出版、甲骨分类和断代、卜辞语法、文字考释、甲骨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概括和简述。
高岛谦一《甲骨文字形结构与商代宇宙观》对甲骨文字特别是那些与其自然形态相异被翻转90度写作垂直形象的甲骨文字作了探讨,认为甲骨文字形倾向于方形,尤其是倾向于垂直长方形,这可能反映了商人的宇宙结构观念;商人的宇宙观并不象有的学者推测的那样是方形的,而是由一个中心点向各方延伸,只是在表达时借助了四个主要方向概念,所以甲骨文中的“四方”、“四土”具有后来的“天下”的含义;而甲骨文字形却表明其本身没有一个中心点,但表现出一种“向心力”,这种“向心力”使甲骨文字趋向作垂直长方形,但也有少数文字不符合这种“向心力”。之所以出现这两种差别是因为“整体强调”和“部位强调”的不同,凡是摹写事物整体的“整体强调”型文字,皆表现出“向心力”和垂直长方形趋向,而摹写事物局部“部位强调”型文字,则没有“向心力”和垂直长方形趋向。
汪德迈《Quelques observations au sujit de la mise en page des textes de divination sur plastron》(法语)
风仪诚《龟版卜辞布局初步研究》(法语)
汪涛《甲骨与西方汉学》对西方美、英、德、俄等国家早期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及其研究历程和成果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同时简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西方甲骨学研究情况。
罗端《Etudes grammaticales des inscriptions Shang:resultats acquis》(法语)
董琨《周原甲骨文音系特点初探》运用音韵分布、假借、谐声等方法,排列出周甲文字声韵分布表和周甲文字关系字声韵分析表,对周原甲骨文音系的若干主要特点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森贺一惠《甲骨文的情态》对“不”、“弗”、“勿”、“毋”以及“唯”、“惠”等虚词的情态性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表达意愿的情态词同时也可以有表达可能性的功能,其处于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性质。
赵诚《甲骨文研究史中焦点之一探索》对甲骨文中羌甲时而为大示,时而又被排除在大示之外的现象进行讨论,认为大示不能等同于直系,而是指有子继位为王的先王。与兄终弟及的王位传承制度相应,一世并非只有一个大世。羌甲有子继位为王,所以可称大示。但是,随着商人王位继承制度的变革,父子传承制日益巩固,在祭祀系统中也开始排除一世有多个大示的现象,于是羌甲被排除在大示之外。
阿辻哲次《甲骨文中表意符号的方向性》认为在一些甲骨文字中意符排列的方向和位置在表示字义时起着关键作用,视觉在辨别字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种通过意符的方向表示字义的方法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受特定语言的影响较小,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优越性。
鲍则岳《甲骨文的构造》认为甲骨文字象其它古文字一样具有表声功能的部分,甲骨文字特别是多笔划组合的甲骨文字大都有一个声旁,并对部分甲骨文字作了具体分析。
蒲芳莎《Variantes graphiques dans inscriptions sur os et ecailles》(法语)
朱歧祥《甲骨字表》根据造字方法把《甲骨文编》所录甲骨文字划分为形意字、纯粹约定字和形声字三种,按顺序分组作了讨论,并总结了甲骨文种类字形的总体分布情况。
段振美、朱爱芹《<安阳散见殷墟甲骨>选释》对《安阳散见殷墟甲骨》中的六版甲骨拓片进行了考释。
雷焕章《La conservation formationnelle dans les inscriptions oracusaires et son evolution dans les inscriptions bronze》(法语)
麦里筱《从宝字演变论证字体结构上的保守性为汉字经久不废的一个因素》(法语)
单周尧《说 》对各家关于 字考释作了全面考证和分析,认为 等为草木之形,本为草木茲长之茲,后假借为近指代词,与“此”相当。
游顺钊《甲骨文王室称为中所见的象征参照物》对甲骨文中王、妇、我等字的参照物进行了探讨,认为王字是斧铖的象形,皇字取像于羽冠,妇字则是对宫扇的摹写,我字是一种有齿斧铖形器具,余则是一种礼器。这些文字都是取自于象征王室权势、武威、高贵、功德等事物的形象,在世界其他文化中也存在这一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