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名家
 
甲骨艺术美学
 


陈爱民:甲骨文书法的艺术价值及艺术转换问题
 
甲骨文书法的艺术价值及艺术转换问题

南京晓庄学院 陈爱民

摘要:随着历史情境的转换,殷商甲骨文的艺术价值从其混合形式中剥离出来,引起了艺术研究的关注。而由殷商甲骨文到现当代甲骨文书法的艺术转换研究却受到了不应有的忽略。20世纪以来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的经验与教训,需要我们运用现代艺术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进行整理研究,使之成为21世纪甲骨文书法变迁的动力资源。

关键词:甲骨文书法;艺术价值;艺术转换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9104(2004)05-0136-03

一、从混合到剥离

在人类文化活动的所有形式中,有许多是非艺术因素与艺术因素的混合形式,而我们今天所谓的纯艺术形式,也是随着文化活动的历史变化逐渐从这种混合形式中分离出来的。对事物的现状的科学分析还表明,区分艺术创作和人类其他活动范围的界限是历史地变化着的,甚至在文化发展的最高阶段艺术世界也以双重的、复功能的现象同社会实践的周围世界相联系,这些现象仍然保留着艺术因素和非艺术因素的最初的混合性。

殷商甲骨文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古老的成熟的文字符号系统,也是最晚发现的古文字书法。甲骨文是日常应用(包括宗教、政治、军事等)的产物,其本身不仅具有记录语言的应用价值,同时还具有书法的艺术价值。甲骨文也是一种非艺术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混合形式。人类早期活动的产物如彩陶文饰、岩画,我们今天看来是一种艺术形式,但在古代这些形式的艺术价值和非艺术价值的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时甚至非常模糊。在这种混合形式中,艺术价值和非艺术价值是互相渗透的。从非艺术角度来看,甲骨文的非艺术价值首先来自宗教活动。虽然甲骨文也有运用于非宗教场合现象,但绝大多数都是当时的王室用来占卜的卜辞,记的是“敬神”之事。我国古代流行一种习俗,用龟甲或者兽骨加以烧灼,观察所形成裂痕的形状,认为可以判断吉凶。根据现有考古材料,甲骨占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了。至殷商时代占卜的风气是弥漫、笼罩一切。商代的占卜活动,除了由巫史负责外,有时商王亲自参与,甲骨片由各地进贡而来,整治甲骨则要“择日斋戒”,仪式相当隆重,说明占卜已成了决定国家大事的严肃的政治活动。而随着占卜意识的迅猛滋长,日益成为先民们判断世界的主要方式,也就不断促成甲骨卜辞数量的增殖。由此可见,甲骨文作为一种文字符号在当时宗教活动中的特殊作用,它是沟通人与神的重要媒介,是先人们神圣目的的一部分。而从艺术角度看,商代甲骨文经历从武丁到帝辛年间200余年的历史更替,书法风格变化纷呈,极具审美意蕴和艺术魅力。正因为如此,董作宾将商代甲骨文的风格演变划分为五期:第一期书风雄伟;第二期书风谨饬;第三期书风颓靡;第四期书风劲峭;第五期书风严整。郭沫若则盛赞:“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总之,殷商甲骨文书法已经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艺术特征,它使我们清楚的看到了殷商时期书法艺术的真貌,同时也为后世书法的演化与发展奠定了基本的艺术形式。

尽管甲骨文非艺术价值与艺术价值是并存的,但在殷商那个特定的时期与特殊的场合,甲骨文非艺术的宗教价值始终是凌驾于其艺术价值之上,艺术价值臣服从于宗教价值。甲骨文主要是以文字符号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宗教价值,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其应用价值是主导的显性因素,艺术价值是非主导的隐性或潜性因素。在3000多年之后的现代文化语境中,人们可以更多地从艺术形态学的角度来看甲骨文,甲骨文的艺术特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审美关注,其艺术价值逐渐从原先的混合形式中剥离了出来,而随着甲骨文作为宗教的应用价值退场,其艺术价值也因此由隐而显。正因为如此,当甲骨文失去其非艺术因素即宗教意义之后,直接进入现代书法领域,它也就拥有了纯粹的艺术价值。

二、从还原到转换

原生态殷商甲骨文的艺术价值随着历史情境的转换从其非艺术因素与艺术因素的混合形式中剥离出来,引起了20世纪艺术研究的关注。关于原生态殷商甲骨文书法的研究,近百年来国内学者多有探索与创见。如罗振玉《答人问学篆书》较早地从比较学角度,对篆书之流变及包括甲骨文书法在内的古文书法的结字、用笔的艺术特性作过精辟入里的梳理与分析:“大约篆书可分为三时期,古文一也;秦汉魏晋二也;唐宋三也。……古文结字疏密一任其天然,长短大小,不必整齐,以短笔直笔取势,故淳古。……古文及秦汉人笔法不异,古文有折无转,如作一方口,乃合四笔而成;……篆书自汉人始变,三古之法为宽和……”徐悲鸿《积玉桥字》六朝残石拓本题识称:“顾初民刊甲骨,已多劲气;北魏拙工勒石,弥见天真。至美之寄,往往不必详加考虑。多方篆刻,妙造自然,忘其形迹。”亦颇能见其对甲骨文书法赞美。此外,诸如黄宾虹、董作宾、郭沫若、宗白华、胡小石、祝嘉、潘伯鹰、陆维钊、丁文隽和徐无闻等均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上对殷商甲骨文书法的艺术特性予以关注或研究,开拓榛莽,钩深索颐,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国外亦有许多学者对于甲骨文书法给予极大的关注,如日本小川茂树先生《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贝塚茂树先生《甲骨文与金文的书体》、松丸道雄先生《什么是甲骨文书体?》,或探求甲骨文字书体之变迁,或对董氏书体断代做了更进一步分析,或论证甲骨文书体的艺术特性,虽论述比较粗略、简单和零碎,亦有不够准确之处,但其中亦有许多东西给我们以启发。

而纵观20世纪甲骨文书法研究领域,我们会发现,对于原生态殷商甲骨文书法分期断代和艺术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于20世纪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研究极少而且过于简略。换句话说,殷商甲骨文书法的历史还原研究已成为20世纪研究的重点,而由原生态殷商甲骨文到演生态现当代甲骨文书法的艺术转换研究却受到了不应有的忽略。当然,以甲骨文书法传统经历3000多年的巨大断裂、甲骨文字释读和分期断代之艰深而言,这种境况的出现又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以“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研究”为课题进行综合的具体的专题研究,在艺术研究中至今仍然付诸阙如。但随着21世纪的到来,《甲骨文书法史年表:1899~1999》应运而生,为我们研究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提供了便利和参照。20世纪以来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的经验与教训,需要我们运用现代艺术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进行整理研究,使之成为21世纪甲骨文书法变迁的动力资源。

实现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是20世纪书法家梦绕魂牵的理想。为实现这一理想,几代书法家风雨兼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最值得回味的是民国期间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转换实践。1921年,罗振玉率先向社会推出《集殷虚文字楹帖》,随后,简琴斋《甲骨集古诗联》上编、丁辅之《商卜文集联(附诗)》相继付梓,形成了民国期间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的独特景观。80年代以来,以1984年河南安阳举行殷墟笔会为先声,甲骨文书法摹刻艺术作品国际大展(1994年安阳)、首届中日甲骨文书法展(1997年南京)、首届海峡两岸甲骨文书法联展(1998年南京)、海内外甲骨文书法大展(1999年北京)、国际甲骨文书法艺术大展(2002年新加坡)相继推出。这种“甲骨文书法热”的到来,即证明了甲骨文书法具有艺术转换的巨大潜力。应该成为艺术研究的关注点。而从艺术形态学的立场出发,我们认为甲骨文书法由传统向现代的艺术转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观念转换:从宗教到艺术。从中国书法史的角度来看,甲骨文等先秦古文字书法还处于原始实用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奴隶制,少数贵族垄断着社会财富和文化,文字的应用范围极其狭小。现存考古发现的古文字书法遗物——如甲骨文、金文,在当时大都是贵族的应用文字(如祭祀、占卜等)。这说明,书法在当时还完全属于一种应用工具,其应用价值处于主导地位,艺术价值还没有独立出来。因此原生态甲骨文书法作为商王朝占卜文化的产物,其艺术意蕴与宗教意蕴是并存的。3000年之后的人们面对原生态甲骨文,虽然仍能感受到其特殊的历史意蕴,但以原生态甲骨文书法作为取法对象的现代甲骨书法艺术,却是为了表现主体的精神意趣,创作观念已发生了明显的转换。更何况近百年来钢笔等硬笔作为日常书写工具的兴起,毛笔的应用性功能逐渐被抽离,现代甲骨文书法创作已走上纯艺术的道路,其艺术价值也将在创作主体的不断追索中逐渐获得独立。2、载体转换:从甲骨到纸张。“甲骨”材料是原生态甲骨文书法赖以表现的物质载体,正是由于甲骨特殊的质地和形状规定了甲骨文的契刻技巧,进而也造就了甲骨文书法的艺术品质,影响了后世对于甲骨文书法的艺术理想。但是对于以书写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现代书法创作而言,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沿袭三千多年前的物质载体——甲骨。但甲骨的终结并非意味着甲骨文书法历史的终结。在中国书法史上,钟鼎文、石鼓文、秦汉碑刻篆隶、帛书、竹木简书法都是以特殊的物质载体来表现并展现了独特魅力。而伴随着金石、竹木等物质载体的相继终结,中国书法史既没有停止,更没有结束,而是随着新的物质载体(主要是纸张)的出现,抖落了有形无形的历史尘封,重又在新的历史情境中“复活”。以纸张为表现载体,既表明了“甲骨”作为甲骨文书法的一种特殊的物质载体的终结,更表明了甲骨文书法的生命时空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获得了新的拓展。3、技巧转换:从刻写到书写。甲骨文主要是用刻刀在龟甲上契刻而成,工具和材料自然受到一定局限,这却反而造就了它的一种待殊风貌,表现为浓郁的“契刻味”。但在现代以书写为手段的甲骨文书法创作中如果“一味模仿”甲骨文的契刻效果,则易流于生硬刻板、剑拔弩张,只求表面形态的原始简单而元可品味的深层意蕴可言。而由于原生态商周甲骨文之晚出造成的历史断裂,甲骨文书法创作几乎无可直接借鉴的经验,于是就出现借用其它书体如金文、小篆甚至于行草书的用笔、结体“改造替代”甲骨文,虽然多了几分书卷气息,却失去了甲骨文原有的自然质朴的意趣。“一味模仿”者缺少对由原生态甲骨文书法向演生态甲骨文书法转换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而“改造或替代”者则表现对甲骨文书法本体特征的漠视。这两种不成功的创作模式直接形成了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中偏离本体的误区。因为现代甲骨文书法的艺术美不是建立在对殷周甲骨文的“一味模仿”或“改造替代”之上,而是建立在对殷周甲骨文的“距离”之上的。富有艺术个性的甲骨文书法创作,既要保持甲骨文的本质特征,又要融入作者自己的艺术情趣。4、形态转换:从原生到演生。甲骨文书法是以甲骨文为表现对象的书法艺术。从艺术形态学的角度来看,殷商(包括西周)先民以甲骨为特殊的物质载体、以刻刀为工具契刻而成的甲骨文书法极具艺术的原创性和生发性,可称之为“原生态甲骨文书法”。而近百年来书法家们取法“原生态甲骨文书法”,以纸张为主要物质载体、运用毛笔创作而成,用来表现主体精神意趣的甲骨文书法,可称之为“演生态甲骨文书法”。但是,“原生态甲骨文书法”与“演生态甲骨文书法”毕竟是在不同历史语境下产生的艺术形态。因此在甲骨文被发现之后的岁月里,如何让原生态甲骨文书法在现代语境下“复活”,也就是实现甲骨文书法由“原生态甲骨文书法”到“演生态甲骨文书法”的艺术转换,是人们首先要解决的重大课题。5、效果转换:从敬神到赏心。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甲骨文产生于当时的宗教活动,大都是当时的王室用来占卜的卜辞。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甲骨文在当时的特殊效果,它明显不同于一般场合使用的文字。甲骨文当然也是工具,然而它被用来“敬神”,用来刻录占卜的命辞,而那卜兆的吉凶还有待灼纹去偶然定夺的时候,它本身就成了人与神沟通的重要媒介,成了先人们神圣目的的一部分。而现代甲骨文书法主要是为了表现主体的精神意趣和艺术追求,并作为艺术品供人欣赏,以达到阅目赏心的艺术效果。因此,现代甲骨文书法同其他一切书法创作一样,应该有不断的变迁创生,应该允许从书写格式到用笔、结构及风格、意境的探索和创生。而这种变迁创生是在对原生态甲骨文书法的某些方面超越的基础上,依据书法家对甲骨文艺术特性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而对其予以表现的结果。演生态甲骨文书法的职能在于创造充满情感内涵的甲骨文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对于现代人的情感生活的反响特别敏感,从而在我们的身上唤起、强化和保持一种生命感。总之,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是中国书法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从艺术形态学的立场出发,将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学术研究,也是具有开拓意义的课题,当然这种研究离不开对原生态甲骨文的历史还原研究成果的充分而恰当地运用。从历史还原研究到艺术转换研究,客观地总结20世纪以来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实践所取得的成就,探寻甲骨文艺术转换的内在规律,对于促进21世纪甲骨文书法的艺术变迁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出处: 《艺术百家》

 

 
 
 
Copyright 2011 囯际甲骨文艺术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22831号-1
电话:18351457689   邮编:211171   
通讯地址:中国·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601号 南京晓庄学院 行知楼301室  网络支持:南京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