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名家
 
国际甲骨文化艺术动态
 


甲骨文字+万葉和歌 珠聯壁合 古古生新
 

甲骨文字+万葉和歌 珠聯壁合 古古生新

張大順用甲骨文書法藝術創造中日新文化 

 

      8月24日午後,著名甲骨文書法家張大順在日本国家廣播電台NHK「地球人万歳」節目里,以『通過甲骨文書法藝術創造新的日中文化』為題,向広大聴衆披露:「把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與日本最古老的和歌―万葉集相結合,古古生新,通過甲骨文書法創造中日新文化」的抱負和挙措。引起了中日両国文化藝術界的積極反響。

      被日本書壇譽為『甲骨文書法研究・表現第一人者』的張大順先生来日20年,一直以『甲骨四堂』羅振玉、王国維、郭沫若等先賢居日潜心研究甲骨学為榜様,以『一日習甲有三得』為座右銘,探索、総結甲骨文自身書法理論與実践,併且通過出版專著、發表論文以及舉辦国内外展覧、在日本各地進行巡回講演講座等活動,宣傳普及甲骨文書法藝術,而且在引領甲骨文書法發展上大胆創新、敢於走前人没有走的路。二年前,在東京舉辦第一回現代甲骨文書法先駆展時,張大順代表日本甲骨文書法研究会向日本書壇發出了「創造甲骨文書法新古典」的『東京宣言』。倡言:甲骨文書法是傳統書法的濫觴,同時也是具有其独自体系的一種書法藝術形式。甲骨文書法要發展就要改變思想、全新観念、轉換意識、走甲骨文書法自己的發展道路。這一行動引起了日本書壇的関注並得到了廣泛的好評。

      這次座客NHK「地球人万歳」節目,他首先向大家講述了公元前17世紀年、中国殷王朝時代先民們問天卜事時書契在亀甲獣骨上的甲骨文字的歴史、文字特徴,以及甲骨文書法發展。他説,甲骨文埋蔵在地下三千年後才被發現的,至今只有114年的歴史,是一種古老而全新的文字,其文字本身就是一種独特的藝術表現形式。目前,對甲骨文書法藝術的認識和研究還僅々是開始,這是一個需要在理論和実践上不断開拓的前人未踏的新領域。自己決心用今後的人生来従事這一藝術研究的意義也就在於此。

      在談及到普及甲骨文書法藝術時,張大順説: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把自己擁有的知識全部于傳授給学生,譲学生與自己共有,這様才能發揚光大。用5年的時間培養甲骨文書法骨幹人材100人的計劃己従去年開始了,去年畢業的一位学生己決定今年10月在東京某文化中心開設甲骨文書法教室。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對甲骨文書法産生興趣,並熱愛這一文化藝術。

      在談到今後目標時,張大順高興地説道:「4年前,與日本万葉仮名相對應的『甲骨文万葉仮名用字表』己経完成,以此為藍本,可以用甲骨文書写4500首万葉和歌。明年正値甲骨文發現115周年之際,把這一「用中国最古的文字與日本最古的和歌相結合」的藝術表現作品發表出来,奉献給大家」。宏大的抱負和激昂的話語,引起了大家的掌声。

這次座客日本NHK「地球人万歳」節目,是張大順先生赴日20年来、黙々無聞、孜々不倦地研究、探索甲骨文字、甲骨文書法理論、實践的努力結果;也是対他以特有的眼光和視角解析類分伝統書法與甲骨文書法的形異質別,大胆地提出具有甲骨文自身体系的書法理論和藝術表現形式和方法的一種認同;同時也是対其通過甲骨文書法藝術創造中日新文化的一種期待。

                                                     轉載2013年9月15日日本『中華時報』

国际甲骨文艺术网

 
 
 
Copyright 2011 囯际甲骨文艺术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22831号-1
电话:18351457689   邮编:211171   
通讯地址:中国·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601号 南京晓庄学院 行知楼301室  网络支持:南京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