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因为一篇“甲骨文作文”,四川省某高考考生成为网络上走红的“古文字达人”,引起媒体的关注,被誉为“天才”“怪才”。高大伦认为,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社会大众普遍将甲骨文神秘化了。
今年高考语文湖北卷也出现一道跟甲骨文相关的考题。媒体这样表达同情:“湖北的孩子,你们还好么?”有考生说一看到要考甲骨文,就觉得这肯定是难题、怪题。
考题的具体内容是:“从”“比”“北”“化”字,是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出题者给出“比”“化”字的古文字义,分别描述为“二人排齐向右站,亲密并列肩并肩”和“左人正立右侧画,人形颠倒表变化”。要求考生仿照这两例,以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并告知两字的字义分别是“跟随”和“相背”。
湖北省特级教师张银华认为,这道题考查的还是基础的语言应用知识,比如仿写,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得体。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甲骨文研究专家王宇信介绍,近年来,经常在媒体上看到跟甲骨文有关的“惊天发现”“重磅新闻”,比如有“天才”破译了“全部甲骨文”,使用的方法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生物工程等;有专家在没有开展充分考古发掘工作和公布年代检测报告的情况下,“惊呼”新发现的某某文字早于甲骨文多少年;有的出版专著,对甲骨文进行“疯狂猜想”。
“中国文字考据之学,如果离开了传统的形、音、义和音韵训诂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肯定是吹起来的泡沫。”王宇信说。
让人们亲近甲骨文
甲骨学科普,从哪里入手?
高大伦说,科普是个系统工程,其方式和内容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科普方式会发生变化,但开展科普工作应该是永恒的,“关键是相关机构、专家学者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各自单位做起,增强科普意识,渐渐汇成全体学人和全行业集体的、自觉的、持久的行动,在实干中摸索出适合甲骨学学科的特色科普方式”。
他建议,有甲骨收藏的相关机构,应该盘活资源,定期面向公众开放,解疑释惑。还可以联手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大型展览,融甲骨文、甲骨学、甲骨文考古发现于一体,以求引发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科普书籍的出版是重中之重。他认为,有必要编写面向社会的甲骨文读本,可以分为面向成人、少年、儿童、幼儿的多个版本,它们可以根据需要或深或浅地讲述甲骨文发现、破译、断代的情况,以宣传甲骨学的科学性、维护甲骨学的权威性。
高大伦期待集中出版甲骨学大家的传记,“一项事业是由一批优秀的人才来完成的。讲述他们的人生经历,顺带可以将这项事业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晰。而且,优秀的人物传记,对青少年而言也是好的励志故事。”
研讨会期间,王懿荣纪念馆新馆在烟台市福山区揭幕。通过参观,记者获知,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并非偶然,他广泛涉猎经史、义理、训诂、音韵等学问,青年时期就撰写了金石文字考释著作30多种。
高大伦表示,开展甲骨学科普工作,目的是要保护利用好这批珍贵的文化遗产,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光明日报记者 王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