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书法三八要领
杭州师范大学 张道森教授
2015年杭州师范大学举办“甲骨文书法高峰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宇信先生根据现阶段甲骨文书法现象,提出甲骨文书法要“回归甲骨---走出甲骨---成为大众共享的艺术三项原则”,此三项原则经过会议理论组南开大学教授朱彦民、南京晓庄学院教授陈爱民、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张道森等人整理为“会议纪要”发布。“会议纪要”发布以来在甲骨文书法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对三项原则的解读,出现了深浅不同的现象。因此,特提出实施三项原则的八条细则,即“甲骨文书法三八要领”,经王宇信先生审准发布,与国内外甲骨文书法家以及学习甲骨文书法的同仁共识:
一、 甲骨文书法要回归甲骨
1. 甲骨文书法回归甲骨要具备甲骨文字学基本素养。
甲骨文书法家必须沉下心来研究甲骨学,掌握甲骨学基本知识,尤其提高文字学素养。甲骨文书法对文字学功底提出了必须的要求,由于甲骨文书法文字的特殊结体对书法的重要性,识字的同时还必须研究甲骨文造字特点与规律,有针对性的研究字的造字起源、构造以及流变情况。
甲骨文书法家要充分研究甲骨文字考证的最新成果,注意用字的正确与规范,甲骨文字的书写应尽使用已确定或学界纠正准确的甲骨文字。甲骨文书法坚持不滥用、不硬拼凑和不严肃的生造、假借文字。
2. 甲骨文书法回归甲骨要认真临写甲骨原片或拓片。
甲骨文书法回归甲骨要立足于甲骨原片或拓片的赏析、临摹,要掌握甲骨卜辞的内容释读和文字构造的特点,深入研究契刻刀法转变为笔法的内涵与要领。
3. 甲骨文书法回归甲骨要研究甲骨文卜辞文字不同风格。
甲骨文字各个时期都体现了不同的风格特点。甲骨文书法家要深入研究甲骨文字演变的不同风格与文化内涵,写出形神兼备的甲骨文书法来。
甲骨文的章法天然浑朴,渗透着先民们对美的追求。如:行次高低错落,形体大小相间,整版文字疏密反差、参差错落,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却极具审美价值,甲骨文书家要研究张扬甲骨文卜辞真率质朴的艺术风格。
二、 甲骨文书法要走出甲骨
4.甲骨文书法走出甲骨必须提高书法修养。
甲骨文书法是一个完整的书法体系,书写甲骨文书法应遵循甲骨文书法规则,应具备笔法、字法、章法与墨法等书法艺术因素。甲骨文书法与传统书法的艺理相同相融,甲骨文书法家要具备一般书法基础,提高书法理论修养。
5.甲骨文书法走出甲骨必须提高文化修养。
写甲骨文书法是艺术也是做学问,写甲骨文书法必须建立个人相应的文化平台,甲骨文书法家的文化修养是重要的基础。
6.甲骨文书法家走出甲骨要提高艺术修养才能走出甲骨。
甲骨文书法是一门艺术。现代甲骨文书法作为艺术主要传递的是审美、情感以及诸多艺术的内涵。
甲骨文书法是一种以线造型的视觉艺术。从本质上讲,它是人们用来表达审美意趣、抒发情感、沟通信息的视觉艺术,甲骨文书法作用于精神文明的功能是它的本质,因此,甲骨文书法家要提高艺术理论与造型艺术修养。
甲骨文书法走出甲骨卜辞文字进入艺术创作,涉及刀刻到笔墨的转换,涉及艺术语言的升华,因此甲骨文书法家必须提高艺术修养,掌握艺术规律,具有线条艺术表现的能力。
三、甲骨文书法要成为大众共享的艺术
7. 甲骨文书法成为大众共享的艺术要有美感。
甲骨文书法文字艺术姿态面向社会,走进大众精神生活,具有审美因素是艺术的基本内涵之一,甲骨文书法应该具追求美感表现,以高尚艺术美的风姿奉献社会,以高尚的艺术品味提高大众审美品质,成为社会大众所共享的艺术。
8.甲骨文书法成为大众共享的艺术便于接受。
甲骨文作为中国文字的原始形态,在客观上存在着一般人难以辨认的特点。因此,为使甲骨文书法要成为社会大众所共享的艺术,并有利于甲骨文书法的鉴赏和推广,甲骨文书法作品宜附有清楚明白的释文,假借或非甲骨文字出现在甲骨文书法中要在释文中标注明确。
国际甲骨文艺术网/國際甲骨文藝術網 http://www.gjjgwys.com/
|